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資料分析(59)
>2007>年農產品價格增長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根據上表,可以判斷2005年區域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 )。
A.上海
B.江蘇8市平均水平
C.浙江7市平均水平
D.蘇、錫、常三市平均水平
2004年,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常州市相比( )。
A.高
B.低
C.一樣
D.無法判斷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長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最快的城市其人均消費支出增長也最快
B.長三角16市中,人均消費支出最大的城市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最高
C.長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其人均消費支出卻不是最低
D.長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最慢的城市其人均消費支出增長也最慢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比人均消費支出增長慢的城市的個數是( )。
A.4
B.5
C.6
D.7
下列區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
A.上海
B.江蘇8市平均水平
C.浙江7市平均水平
D.長三角16市平均水平
201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
2010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同比增加30.9%;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92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7%。船舶、汽車零部件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長的44.5%,汽車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長44.1% 。
2010年,機電產品進口額達到66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4%,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達到41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3.2%
2009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約多少萬億美元?
A.1.6
B.2.2
C.2.6
D.3.0
201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到出口總額的比重與上年相比約( )。
A.增加了10個百分點
B.減少了10個百分點
C.增加了0.1個百分點
D.減少了0.1個百分點
在201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中,下列哪一項的同比增長金額最高?
A.機電產品出口
B.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C.機電產品進口
D.高新技術產品進口
下列關于2010年凈出口額(出口額減進口額)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加工貿易> 一般貿易
B.其他方式貿易>一般貿易
C.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
D.國有企業>其他企業
下列關于201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高新技術產品逆差約為800億美元
B.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為28.5%
C.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D.船舶出口同比增長金額高于汽車零部件
根據所給資料,回答問題。

201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約比上年同期增長多少萬億元>?( )
A.4
B.5
C.6
D.7
在三類產業中,>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的占比明顯高于上年的是>(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
D.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2012>年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最高和最低的行業,其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相差幾個百分點>?( )
A.1.0
B.2.6
C.9.2
D.12.8
在第三產業的>14>個行業中,>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1000>億元的有幾個>?( )
A.8
B.9
C.6
D.7
關于>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狀況,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
A.第三產業中有5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整個第一產業
B.第三產業中固定資產投資額最低的行業同比增速為最高
C.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整個第二產業的一成
D.第三產業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最低的行業,其投資額占全產業的3%左右
根據下圖完成各題。
如圖所示,從元朝到明朝可以看出( )。
A.百姓在糧食增產中獲益更多
B.糧食增幅超過歷史最好時期
C.農業水平比唐朝以前提高得更快
D.人的壽命并沒受糧食增產的影響
從圖中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增長幅度( )。
A.清朝不如東漢
B.完全受糧食畝產的影響
C.南北朝、唐前朝超過了明、清
D.在封建社會后期同人均糧食占有量的增長持平
如圖所示,糧食畝產減少,對人的平均壽命影響最大的時期是( )。
A.東漢
B.南北朝
C.唐后期
D.宋朝
從圖中可以看出,地均畝產增長最緩慢的是( )。
A.東漢→唐前期
B.南北朝→唐后期
C.唐前期→宋朝
D.元朝→清朝
從地均畝產、人均糧食和人均壽命都獲益來看,最理想的是( )。
A.元朝→明朝
B.明朝→清朝
C.宋朝→元朝
D.唐后期→宋朝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確定為8月最高,為115.7。
所以正確答案為C。
2.1.答案:
解析:
直接查表可知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其余各城市均沒有上海高,平均之后肯定也不會比上海高,故答案為A。
2.2.答案:
解析:
2004年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7/(1+19.9%)元;2004年常州:14589/(1+13.4%)元,兩個值分子接近,分母南京明顯大于常州,故人均可支配收入南京低于常州。
所以正確答案為B。
2.3.答案:
解析:
觀察表中數據,A、C、D都符合,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南京,人均消費支出最大的城市卻是臺州,B說法錯誤。
所以正確答案為B。
2.4.答案:
解析: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慢于人均消費支出的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泰州、杭州、臺州、湖州,共6個。故答案為C。
2.5.答案:
解析:
簡單計算可知:上海增幅是11.8%,江蘇8市平均水平是15.15%;浙江7市平均水平是11.3%;因此江蘇8市平均水平高于上海及浙江7市平均水平。故答案為B。
3.1.答案:
解析:
由于201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則2009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29727.6÷(1+34.7%)=29727.6÷1.347≈30000÷1.4≈23000,根據選項,所以2009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約為2.2萬億美元,故正確答案為B。
3.2.答案:
解析:
2010年,我國出口總額15779.3億美元,同比增加31.3%;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92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7%,由于我國出口總額同比增加率稍高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則201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到出口總額的比重與上年相比減少了,但是減少值很小,故正確答案為D。
3.3.答案:
解析:
2010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同比增加30.9%;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92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7%;機電產品進口額達到66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4%;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達到41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3.2%,觀察數據可知同比增長率都接近,機電產品出口的基數最大,所以機電產品出口的同比增長金額最高,故正確答案為A。
3.4.答案:
解析:
加工貿易為正值,一般貿易為負值,A項正確;2010年凈出口額其他方式貿易=1168.6-2094.2=﹣925.6,一般貿易=7207.3-7679.8=﹣472.5,所以其他方式貿易< 一般貿易,B項錯誤;2010年凈出口額國有企業為負值,另兩種性質企業均為正值,排除C、D項,故正確答案為A。
3.5.答案:
解析:
4.1.答案:
解析:
直接代入增長量計算的公式,則有×20>.>6>%>≈6(>萬億元>)>。
4.2.答案:
解析:
本題只需要找到部分的增長率和整體的增長率即可,由于現期比重是上升的,因此需要找到的是部分的增長率大于整體的增長率的產業,整體增長率為>20>.>6 9%>,觀察這三個產業,只有第一產業的增長率明顯大于整體增長率。本題正確答案為>A>。
4.3.答案:
解析:
第二產業投資額最高的行業為制造業,增速為>22>.>0>%;最低的行業為建筑業,增速為>24>.>6>%,二者相差>2>.>6>個百分點。本題正確答案選擇>B>項。
4.4.答案:
解析:
同比增量=基期量>×>增長率=現期量>÷(1+>增長率>)×>增長率,現要求同比增量大于>1000>億元的行業,則只需估算出>1000÷>增長率>現期量>÷(1+>增長率>)>的行業,即可以根據增長率估算出現期量多少才符合條件。經估算,有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共>7>個行業。本題正確答案選擇>D>。
4.5.答案:
解析:
A>選項,第三產業中只有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第一產業,故>A>選項錯誤。
B>選項,第三產業中固定資產投資額最低的行業是金融業,其同比增速為>46>.>2>%,是最高的,因此>B>選項正確。
C>選項,采礦業占第二產業的比重為>,因此不到一成,故>C>選項錯誤。
D>選項,第三產業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最低的行業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30296>億元,其投資額占全產業的>,故>D>選項錯誤。
綜上,本題選>B>。
·
5.1.答案:
解析:
人均糧食增長幅度大于地均畝產增長幅度,說明百姓獲益更多,故A說法正確;
從圖中曲線可看出南北朝到唐前期的人均糧食增長幅度是最大的,故B說法錯誤;
由圖可知,南北朝到唐前期這段時間內,糧食畝產曲線傾斜程度要高于元明時期,即南北朝到唐前期農業水平提升速度要大于元朝到明朝,故C說法錯誤;
由曲線可知,隨著人均糧食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也是有所提高的,故D說法錯誤;所以正確答案為A。
5.2.答案:
解析:
東漢人均壽命是呈下降趨勢的,故A說法錯誤;
唐后期到宋這段時期,糧食畝產沒有提高,但是人均壽命提高了,故B說法錯誤;
南北朝、唐前期相比于明、清,落差大而基礎值小,即增幅大,C說法正確;
平均壽命沒怎么變,但人均糧食增長了,D說法錯誤
所以正確答案為C。
5.3.答案:
解析:
由曲線可知,東漢到南北朝這段時間,壽命縮減幅度大于糧食減產幅度,并在南北朝達到最低點,所以正確答案為B。
易錯點:A不能選,因為西漢到東漢這段時間,糧食產量保持不變,所以壽命縮短不是由糧食減產決定的。
5.4.答案:
解析:
畫圖分析,可知,元朝到清朝的曲線上升量最小,且基礎量大。
所以正確答案為D。
易錯點:C不能選,因為是下降,不涉及上升。
5.5.答案:
解析:
元朝到明朝這段時間,地均畝產和人口壽命都小幅增長,基本持平,而人均糧食量大大增加。
所以正確答案為A。
相關閱讀: